(信息来自于东方财富旗下股票社区:股吧作者-堆金利市的大年)
8月14日,工信部的一纸通知给火热的稀土市场再添一把火——启动5000吨轻稀土战略收储,占流通量10%。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市场流动性骤减25%,持货商惜售情绪达到白热化。
8月15日盘后再出稀土采矿权的事情。美国国防部与全球最大稀土矿商MP Materials签订协议,设定2025年镨钕采购最低价为110美元/公斤(约合人民币785元/公斤),远高于国内685元/公斤的报价。这一“官方定价锚”直接推高了全球镨钕价格预期。
出口松绑后,海外高价订单加速回流。7月,日本某电子企业以680美元/公斤溢价16.7%采购国内氧化镨钕,直接拉动国内报价上探50万元/吨。国际资本也在加速布局中国稀土资产,6月稀土ETF净流入环比暴增42%。
资本市场敏锐地捕捉到这场资源变局。8月15日,华宏科技开盘涨停,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2.77亿元。稀土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2亿元,北方稀土股价月内涨幅突破30%。
8月15日早盘,稀土概念股继续走强,卧龙电驱涨超8%,盛和资源涨超5%,中国铝业涨超3%。跟踪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的ETF涨超2%。
产业链利润正在重新分配。上游矿企成为“最先受益者”——北方稀土8月氧化镨钕挂牌价上调至50万元/吨,较7月涨8%。若按季度产量1.2万吨计算,仅此一项就多赚近3亿元。
中游分离厂通过“即采即销”锁定利润。“7月以42万元/吨买入氧化镨钕,现在以50万元/吨卖出,单吨毛利直接翻倍”,江西某分离厂负责人表示。
下游磁材龙头则凭借技术优势转嫁成本。金力永磁的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售价已上调10%,毛利率反而从22%提升至25%。
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轻松应对这场涨价潮。中科三环半年报显示,受4月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影响,其磁材产品海外营收同比下降28.85%。但转机已经出现——截至5月18日,至少6家企业拿到了稀土出口许可证,中科三环名列其中。
技术突破也在重塑产业格局。中国稀土集团突破超高纯稀土(99.999%)量产技术,打破美日垄断;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投产,其厚度仅6毫米的稀土永磁轴向磁通电机开辟新赛道。
未来价格走势已进入敏感博弈期。若缅甸矿运未恢复,氧化钕可能冲击70万元/吨;若新增3000吨收储落地,市场流动性将彻底枯竭。
中长期则面临技术替代与循环经济的双重冲击:日本住友铁基磁体性能达钕铁硼80%,2026年量产或削减20%需求;欧盟立法要求2030年稀土回收率超50%。
但机器人需求仍在扩大——特斯拉百万台产能落地将占全球钕产量25%,供需缺口或扩至1525吨。战略资源的稀缺性将持续支撑价格中枢。
北方稀土的交易大厅里,电子屏上的氧化镨钕报价已突破50万元/吨。投资总监盯着不断跳动的数字,回忆起2019年的行情——那时出口放宽后稀土板块三个月涨45%。而此刻,美国设定的镨钕“地板价”比当前国内价格还高出14%。
当海外高价订单如潮水般涌向中国磁材企业,包头的稀土期货交易屏上,人民币定价占比飙升至40%。这场因“钕饥渴”引发的风暴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以上信息源于(东方财富旗下股票社区:股吧作者-堆金利市的大年)由绵阳磁荷聚能整理转发。